上世纪80年代,国外种子商通过我国农业管理部门在唐山市建立了西、甜瓜嫁接砧木——白籽南瓜杂交制种基地,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全部外销。几年后该项任务取消,而亲本材料得到保存。随着国内西、甜瓜嫁接栽培的发展,使白籽南瓜杂交制种生产得到延续,白籽南瓜广泛用于西、甜瓜嫁接栽培中。据调查,国内所用白籽南瓜绝大多数都是BC012×CBA01组合。该组合母本 BC012属印度南瓜,长蔓,长势强,一般第1、第2子蔓10节左右出现第1朵雌花,以后每隔 1~3节出现1朵雌花。果实橄榄形,单果质量1~3 kg,种子白色。父本 CBA01属中国南瓜,长蔓,长势中等,易形成两性花,果实扁圆形,黑皮,单果质量0.25~0.5 kg,种子乳白色。该组合具有嫁接亲和力强,高抗枯萎病的显著优点,对西瓜品质无不良影响。但其不足是制种产量较低,一般667 m2只有25 kg 左右,即使在西北地区也很难突破40 kg,且产量不稳定。而生产上对其种子需求量大,近几年价格快速上扬,且市场多次脱销。为了有效提高白籽南瓜制种产量,满足生产需求,降低种子价格,笔者根据多年制种实践,初步摸索出了一套白籽南瓜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1 父本栽培
1.1 育苗数量
父本育苗移栽。父、母本栽植比例为 1 ∶ 10,即每栽植10 hm2的母本必须配套栽植1 hm2父本。父本本田每 hm2栽培密度为3 300株。以此推算出父本需要育苗数量。
1.2 苗床准备
选背风向阳地块做苗床。要求床宽1~1.2 m,铲出5 cm厚表土围于床面四周做埂,铲平床底。取肥沃田园土装填至塑料营养钵(9 cm×9 cm)的2/3处,整齐摆放于苗床中。
1.3 播种
本地播种时间为3月10日前后,不能晚于20日。先在无风晴天将营养钵淋透水,每m2再撒磷酸二铵50 g,播当年产新种子每钵1粒,然后覆盖潮润田园土1 cm 厚。喷撒0.1% 异丙甲草胺封闭除草。用 2 m长竹片和2 m幅宽塑料薄膜罩住苗床,四周用土封严。取适当稻草苫作防寒备用。
1.4 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首要是控制温度。自播种开始每天16:00盖草苫,8:00揭草苫,保证棚内温度在12~30 ℃。4月1日后逐渐在晴天中午前后短时小通风,以降低棚温,防止幼苗徒长,提高幼苗素质。当钵土过干时,浇透水1次,忌浇水过勤。
1.5 栽前准备
父本苗龄 30~35 d(天),幼苗2叶1心时移栽。移栽前3 d喷20 mg·kg-1 GGR 6号1次,移栽后缓苗快,可提高成活率。起苗时喷60% 多菌灵800倍液1次。
1.6 父本田准备和移栽
选土质肥沃,灌溉方便地块栽培父本,忌瓜类茬口。667 m2先撒入三元复合肥 50 kg,然后旋地。用畜力或人力开单沟,沟深15 cm,沟距2 m。4月10—15日移栽。沟中灌透水,水渗完后喷0.1% 异丙甲草胺封闭除草。将父本幼苗栽入沟中,株距1.5 m,周围培少量细土。用1 m 长小竹片和1 m宽白色薄膜扣小棚覆盖整垄,膜边用土压严。
1.7 父本田管理
1.7.1 温度管理 为使雄花分化多,发育完全,应保持小拱棚内较高的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0~35 ℃。缓苗后小通风,以后看天气每隔1~2 d将通风孔放大1次,直到 5月上旬夜间膜内外温度一致时不再放大膜孔。
1.7.2 水分管理 父本极喜水,缺水会使蔓少蔓短,雄花数量减少,两性花和雌花数量增加,从而增加授粉难度。因此每隔10 d左右就要灌1次透水。
1.7.3 打顶揭膜 幼苗5片真叶时打顶。6 月上旬揭掉棚膜。对所有瓜蔓任其自由生长。一般有子蔓5~7条,子蔓上每片叶叶腋处都会长出1条孙蔓和1个雄花蕾,孙蔓每片叶叶腋处也会长出1条曾孙蔓和 1个雄花蕾。只要环境条件合适就会不断长出,这样才能保证有大量的雄花供授粉之用。
2 母本栽培
2.1 育苗
2.1.1 育苗数量 按10倍于父本栽植面积的数量播种育苗。
2.1.2 苗床准备和播种 苗床准备及播种过程同父本育苗。播种前需要晒种1 d,并用1% 磷酸三钠浸种30 min(分),以预防病毒病。播种时间为4月10—15日。
2.1.3 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核心是蹲苗,因此出苗前需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灌水应在中午瓜苗稍萎蔫时进行。自出苗开始进行小通风,使棚内温度低于 32 ℃。移栽前撤掉棚膜,栽前准备同父本。
2.2 母本田准备和移栽
与其他南瓜相比,母本BC012 更喜欢养分充足的黏重土壤,忌瓜类茬口。BC012 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磷、钾和少量氮素,后期需磷更多。选择肥力适宜的地块比通过追肥增产效果更好。唐山市西南部油葫芦泊库区总面积50 km2左右,土壤极其肥沃,一般含有机质1.2%,碱解氮50 mg·kg-1,速效磷25 mg·kg-1,速效钾300 mg·kg-1,其他中微量元素也丰富。与 BC012生长发育所需养分相比,除速效磷略显不足,其他养分均充分。近几年在此地制种,所产种子千粒质量一般达到240 g,比其他地区高出30 g之多,每667 m2产种量均在 50 kg以上。整地前作 667 m2先撒过磷酸钙 50 kg作底肥(钙元素利于后期种子发育,使种子更加饱满),并施入10% 阿维·毒死蜱颗粒剂4 kg防治地下害虫,然后旋耕土壤。铺70 cm幅宽黑色薄膜,行距270 cm。非油葫芦泊库区:667 m2应以低氮(<10%)、高磷(≥15%)、高钾(15%)复合肥 25 kg作底肥,其他环节相同。5月5日前后移栽。先在已铺好的黑色地膜中间挖深 10 cm、直径8~10 cm 穴,穴距60 cm,然后将母本幼苗栽入穴中,灌透水,封坑。
2.3 母本田管理
2.3.1 幼苗打顶 在幼苗4叶1心时进行。
2.3.2 前期防治蚜虫、飞虱 由于受气候影响,本地常年多发病毒病,是南瓜生产中的主要威胁,严重时可减产一半。制种田及周边杂草或其他作物上的蚜虫和飞虱是病毒病的主要传毒媒介,要及时防治。可每 hm2用灭生性除草剂草甘膦3.75 L,对水225 L喷雾消灭制种田周边杂草,清除寄主,同时用吡虫啉喷雾防治田间蚜虫和飞虱,消灭传毒媒介。
2.3.3 植株调整 (1)控制植株旺长。当子蔓刚伸出时用化学方法控制旺长,用0.05% 甲哌啶喷雾1次。(2)定蔓。每株留2条健壮子蔓,其余尽早打掉。(3)整蔓、去雄、压蔓。在子蔓伸长过程中,及时抹掉孙蔓,彻底抹掉每片叶腋处的雄花蕾,直到打顶尖。在子蔓0.5、1.5 m处压2道土,促进不定根快速发生。子蔓长2.5~3 m,每条蔓有2~3个雌花蕾时即可掐去子蔓顶尖。
2.3.4 人工授粉 (1)父本雄花准备:每天下午采摘第2天将开放的父本雄花蕾,带柄采摘,留 10~15 cm长花柄,每50朵扎1把,花柄朝下直立放入盛少许清水的容器中,上面盖上湿毛巾,花蕾勿沾水。第2天早上花冠即绽开,雄蕊散粉。(2)人工授粉:每天 5:00左右,母本雌花即开放,应立即授粉。取父本雄花1 朵,去掉花冠只余雄蕊,用雄蕊在母本柱头上轻轻均匀涂抹,以提高结实率。每朵父本雄花可为1~3朵母本雌花授粉。授粉完毕后用嫁接夹夹住母本花冠,防止昆虫和其他花粉进入,以保证种子纯度。授粉期 15~20 d。授粉前不用提前套花,因为母本雌花是单性花,不会自交结实,只要田间去雄彻底,开花后就不会串粉混杂。
2.3.5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防治病毒病和白粉病。病毒病可用病毒A、病毒唑等交替喷雾防治;白粉病于发病前和发病后用咪菌酯、苯醚甲环唑等交替防治。害虫主要防治蚜虫、棉铃虫及小菜蛾等。蚜虫可用吡虫啉和吡蚜酮交替喷雾防治;棉铃虫、小菜蛾等用20% 氯虫苯甲酰胺、氰氟酰胺等交替防治。
2.3.6 合理灌溉 由于母本南瓜抗旱力强,前期一般不需灌溉,雌花现蕾时若遇干旱应浇水1次,667 m2追施尿素 5 kg。
2.3.7 除草 前期人工中耕除草,中后期茎叶盖住土壤一般不会长杂草。有杂草时应用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喹禾灵等防治单子叶杂草,这2种除草剂既安全又高效。母本南瓜生长后期距离瓜秧近的阔叶杂草需用镰刀割除,以免人工拔草时伤害根系造成死秧。南瓜后期生殖生长需要更充足的光照,因此及时除草是夺取高产的关键措施。
2.4 收获
当母本雌花授粉后50~60 d,南瓜瓜皮老熟呈青红色,瓜秧基本干枯时(8月中旬左右)即可收获。先将瓜摘下集中置于阴凉干燥处,使其充分后熟 10~30 d,然后剖瓜取籽,将种子在清水中漂洗干净,放在悬起的纱网上反复晾晒3 d左右,待种子完全干燥后贮藏。注意阴雨天不可剖瓜取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