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以及农业从业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我国的西、甜瓜种业发展正悄悄地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存在的问题矛盾越发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简要阐述了制约我国西、甜瓜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剖析,同时提出了主要对策,以期对我国西、甜瓜种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存在的问题
1.1 品种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
在西、甜瓜新品种选育上,育种家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一年四季走南闯北,长期钻研在田间地头。尽管当前育种采用了1年2季或3季的试验任务,要想选育一个成型的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新品种,从育种目标的确定到品种通过审定,至少需要4~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另一方面,新品种给企业带来的丰厚利润使得育种者们不得不想尽办法加速育种的历程。于是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改良品种,双亲随意提纯复壮后配组又成了一个新品种。许多瓜农在购买西甜瓜种子时眼花缭乱,不知道选什么品种为好。这些形形色色的西、甜瓜品种同质化十分严重。
1.2 品种审定管理政策与现实推广营销矛盾突出
自2001年《种子法》实施后,省级农业部门根据当地作物情况确定省级行政区2种主要农作物实行品种审定管理。考虑到西、甜瓜种植的高效益与高风险,北京、天津、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广西等10个以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将西瓜确定为省级主要农作物。由于优良品种西瓜种子在许多主产区都有种植需求,各省对品种管理的不统一与目前全国层面缺少类似西瓜这种高效益高风险且生产区域广泛的品种统一管理法规,种子企业大量跨省(跨审定区域与非审定区域)的品种种子推广营销,也在导致某些品种在异地(非审定区域)种植风险加大,一旦出现种子质量问题,种植户成为直接受害者。另一方面,若种子企业严格按照《种子法》规定的区域进行销售推广,许多产区的瓜农无法种植到一些优质的品种,从而制约了种业的发展。
1.3 检疫性病害蔓延严重
新疆、甘肃等地因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为我国绝大多数种子企业的首选制种区。然而细菌性果腐病及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等检疫性病害严重危害了我国的西、甜瓜制种,虽然采取了许许多多的方法、措施,也取得了较为有效的成果,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病害,仍需继续努力。
1.4 种子消毒、标准化生产措施落实难度大
当前,许多单位都在从事检疫性病害的防治研究,也取得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果,并开始用于实践。然而西、甜瓜种子生产面积广,种植户多,种植户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特别是种瓜消毒、破瓜取籽消毒、晾晒烘干等关键环节,成千上万亩的制种面积统一集中起来难度确实大,许多农户也不愿意折腾,若把种瓜统一交生产企业处理,种植户又担心种瓜调包、种子调包、缺斤少两;生产企业也担心农户的种瓜收来后虽然经企业严格的生产规程处理,若因其杂交纯度不过关,农户又不愿承担责任,即使拒绝了检疫性病害,但其纯度不达标依然是报废种子,反而又增加了生产企业与制种户之间的矛盾。
1.5 种子加工环节重视不够,设备相对落后
目前国内许多种子企业生产出来的种子只要发芽率、纯度合格即上包装销售推广,室内加工几乎为空白,即使进行室内加工的,其加工设备大多是20 世纪80—90年代的设备,这些设备已不适应种业的发展,购进最新的加工设备又受到资金和企业已有场地环境的制约,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大多企业只能采取边走边瞧,适量购进,缓慢跟进的态度。也有像湖南雪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那样重新购买土地、修建现代化的种业大厦和高标准的种子加工厂房,一步到位,但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
1.6 农村劳动力结构老龄化,劳动力价格高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价格逐年上涨,2005年新疆生产区域雇请1个授粉工日工资为40元,2007年为80元,2010年为 100元,2012年到了150~180元。短短6年时间,工资涨了近5倍,劳动力价格的大幅上涨,直接促成了种子生产成本的上涨。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日益老龄化,年轻一代不愿意呆在农村务农,想尽办法进城淘金,使得农村务农的劳动力年龄普遍偏高,从而制约了我国西、甜瓜种子的生产。
1.7 种子销售市场缺乏规范,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可谓不择手段,特别是一些本不具竞争力的小型企业、私家公司,因其小,灵活性强,一直活跃在种子销售市场,政府监管又难以奏效,老百姓又分不出种子企业的真正面目。于是市场价格混乱,售后服务不到位,恶性竞争,农民因贪利购买一些质量无保障的种子出现问题时,损失得不到补偿,渐渐失去了种瓜的积极性,从而制约了种业的健康发展。
1.8 西甜瓜价格相对偏低,种植户积极性不高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各种新鲜水果不断涌向市场,素有“水果之王”美誉的西甜瓜不再具有明显优势,致使西甜瓜价格上不去。近年来虽有上涨,但与同期物化成本、生产资料、劳动力价格的上涨相比,种植户的比较效益仍然偏低,瓜农种瓜积极性不高,严重制约了西、甜瓜种子事业的发展。
2 对策
2.1 加强新品种选育管理,严格品种审定制度
为充分调动育种家们选育新品种的工作积极性,保护育种家们的科研成果,同时避免种子企业片面追求新品种效益,盲目加速推广。一有不慎,种植户的利益受损。国家首先应加强西、甜瓜新品种育种管理,在新品种审定时应建立DNA标准指纹图谱,避免品种同质化,使得真正具有优势的品种能够脱颖而出,服务广大种植户。具体操作时可按照我国水稻、玉米等大田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要求进行。
2.2 加强检疫性病害防控研究的投入与管理
针对瓜类细菌性果腐病与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等检疫性病害蔓延的现状,国家应从实际出发,成立专门课题组,专门攻关难题,从发病机理、病菌特点特征、传播途径与环境关系等各方面作深入研究,加大科研财政投入,争取早日攻克这一难题,并形成行之有效的规程,统一在全国执行。
2.3 加强种子田间生产与采后加工,确保种子质量
对于西、甜瓜杂交种子生产,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引导企业科学生产,加强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监控;同时加大对有优势有实力的种子企业的资金投入,所投资金统一用于生产基地建设与种子采后加工处理,形成统一的种子消毒、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并强制企业执行。种子企业应高度重视西甜瓜种子采后加工环节,改进生产线,更换生产加工设备,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实现纯数字化管理,确保生产高质量的西、甜瓜种子用于生产。对于农村劳动力短缺、制种户年龄老龄化的问题,首先可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普及机械化生产,减少生产用工;其次,可鼓励企业开辟新的适宜制种区域,实现制种区向劳动力密集且年轻化的地区转移;第三,应加大科技投入与科技攻关,实现化学去雄或研究雄性不育的办法以减少生产工艺用工。
2.4 进一步规范企业种子销售市场,加大政府监管
政府应根据新时代种子销售推广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进一步规范种子销售市场。建议放宽销售区域限制,建立种子市场准入登记备案制度,经市场认可后颁发正式的种子推广准入证。各企业在销售推广种子时不再受主要农作物与非主要农作物区域的限制,可根据自身所推广品种的特征特性与拟推广区域的气候特点,将自己的相关品种放入拟推广区域进行试种,优胜劣汰。但在种子进入推广区域试种之前,必须到当地县级以上种子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并经连续2年以上试种,市场认可后颁发种子推广准入证,可大面积推广。这样,种子企业在推广销售时不再盲目,可自主量力而行;政府监管也能有的放矢,政府只需做好已登记备案品种在种植区域的真实表现情况的监管,把关种子推广准入证的签发;同时对未进行登记备案的品种进行打击处罚。从而简化与净化了种子企业、市场、执法部门三者之间的关系与矛盾。
2.5 合理引导商品瓜生产与消费
种类、花色繁多的水果挤满了市场,西甜瓜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建议有关部门把西甜瓜生产与其他各种水果统一起来,加以规范与引导,科学管理与疏导,有序引导水果生产与消费。